联系方式
- 欢迎您联系我们,留下您的建议
- 联系人:吴经理
- 手机:15968855264
- 传真: 0571-63488497
- 邮箱: sales@newstarpaper.cn
时间: 2024-06-27 03:29:59 | 作者: 仿皮纸
五千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非物质文化熠熠生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手工纸自在中华大地诞生起,就改写了人类文明的走向。手工纸承载着人类文明,一步步走遍了全世界。然而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加速,导致手工纸市场萎缩严重,造纸业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也使得手工造纸加速停产。
传统手工纸技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现代众多知识创新的源泉,亟需得到保护、传承、传播与发展。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对保护对象予以确认,以便集中有限资源,对体现中华民族优良历史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重点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要求“各缔约国应根据自己的国情”拟订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我国履行《公约》缔约国义务的必要举措。《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规定:“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民间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国务院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将体现中华民族优良历史传统文化,具有重大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名录予以保护。”
说起来,东巴纸算得上是纸界里的贵族,它的身价高不仅因为是它稀有,也不只是因为它是失而复得的珍宝,更因为它是历史,是文化,是它成就了东巴经。
东巴经是纳西族的传统信仰东巴教的经书,通常用纳西象形文字书写于东巴纸上。东巴经大多数都用在东巴教的法事活动,由东巴教祭司——东巴来实施。由于东巴象形文字往往只有东巴祭司才掌握,因而抄写东巴教典籍的工作基本上也是东巴们的专有权利。东巴经文已随纳西族文化传承走过了漫长的岁月,但至今仍然有大量典藏与活态传承,这在世界民族宗教文化史上是有着重要价值的。据纳西文化研究者考证,世界各地现存万余卷东巴经,其中经中国台湾著名文化学者李霖灿研究,最早的一卷为清康熙七年(1668年)抄写本。当然,现存实物传承的上限年代并不代表东巴经的历史只有这么长。
东巴经的内容极其丰富,哲学、历史、宗教、天文、艺术等无所不包,被誉为纳西族的“百科全书”。
2008年1月,调查组进入云山深处的白地村(隶属云南省香格里拉市三坝纳西族乡),对白地村东巴造纸的历史与传承进行了深入调研,并重点访问了老东巴和志本(1926年生)及其家人,以及香格里拉县政协副主席、曾任三坝纳西族乡文化站站长的和尚礼。
和志本是香格里拉的一位造纸人,据和志本回忆,他祖上是从香格里拉县的上江乡一带学会造纸技术的,这是祖辈相传的源头,但到底是什么年代哪一辈去学的,已无从考证。
从和志本讲述的家传谱系可知,白地村至少在清代后期就在造东巴纸了。据和志本讲述,他们家至少有150年的造纸传承史。另一个特别需要我们来关注的文化事项是:东巴纸的传承以往通常是与东巴祭司的职业身份传承共同进行的。“东巴”一词的译意“山乡诵经者”,非常形象地刻画了其身份:集诵经作法、用纳西象形文字抄写经文、制造与使用东巴纸为一体的民间文化领袖。
国务院先后于2006年、2008年、2011年和2014年公布了四批国家级项目名录(前三批名录名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后,第四批名录名称改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37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下简称“国家级项目”),按照申报地区或单位做逐一统计,共计3154个子项。为了对传承于不一样的区域或不同社区、群体持有的同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确认和保护,从第二批国家级项目名录开始,设立了扩展项目名录。扩展项目与此前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同名项目共用一个项目编号,但项目特征、传承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异,保护单位也不同。
目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收录的与手工造纸技艺相关的条目共有20项。
11 尔族桑皮纸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06 新疆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
17 竹纸制作技艺(泽雅屏纸制作技艺)传统技艺 2014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